原油价格波动_原油价格变动原因及今后趋势
1.分析石油价格影响因素有什么意义
2.原油及原油价格和美元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3.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4.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对于原油价格的分析上,主要需要关注来自于三个方面的信息:供给、需求及库存。下面的列表列出了来自于分析中一般需要关注的一些具体要素:
(一)需求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经济增速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全球经济的增长会通过改变石油市场的需求量影响石油价格,经济增长和石油需求的增长有较强的正相关关系。天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气候状况会影响到原油的供给和需求,比如异常的天气可能会对石油生产设施造成破坏,导致供给中断,从而影响国际油价,但它对整个国际油价的影响作用是短期的。
(二)供应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产量变化的原油价格的影响
石油油输出国组织(OPEC)和非OPEC国家的供给对油价的作用原理有所不同,产量与价格的关系有着主动与被动的区别。OPEC拥有世界上绝大部份探明原油储量,其产量和价格政策对世界原油供给和价格具有重大影响,惯用的方法是通过增加产量来抑制油价。
2.地缘政治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突发与气候状况——使油价波动更加不确定? 石油除了具有一般商品属性外,还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
(三)库存与原油的相关性
原油库存分为战略原油库存与商业原油库存。战略原油库存是国家为战略考虑,防备石油短缺而储备的石油库存。这是因为原油具有战略物资的属性,其价格和供应很大程度上受政治势力和政治局势的影响。除了战略属性外,原油同时具有其商业属性。商业属性方面需要关注商业原油库存,它是高于安全义务库存量的部分,原动力来自于经济的需要,因此与价格紧密相关。
每周三EIA(Energy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美国能源情报署)会在美国东部时间早10:00公布库存报告,市场的关注重点在商业库存上,通过商业库存量来预测原油的价格走势。
(四)金融市场对原油价格的影响
1、投机持仓变化与NYMEX原油价格
目前在国际石油期货市场上,国际投机资本的操作是影响国际油价不可忽略的因素。原油市场的投机与市场预期往往加大了原油价格的波动,国际原油市场中投机因素对原油价格有着10%-20%的影响力。
2、相关商品对原油价格判断的参照
众所周知,商品走势总体和美元走势呈反向相关关系。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方面,商品以美元计价,美元升值,商品的相对价格自然下降;另一方面,美元升值往往代表了避险情绪的上升,从而减少对商品等风险资产的需求,从而商品价格下降。
影响原油价格的因素汇总表
分析石油价格影响因素有什么意义
LLDPE期货即将上市交易,LLDPE价格趋势成为市场人士关心的话题,而分析把握LLDPE价格的前提是要了解影响LLDPE价格的主要因素。整体来看,上游原料价格和供需情况两大方面构成LLDPE价格变化的主因,此外,政策法规等因素也影响着LLDPE的价格走势。本文将首先介绍LLDPE的生产流程,从中分析LLDPE的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对LLDPE价格的影响,然后介绍供需情况对LLDPE价格的影响,最后介绍一下与LLDPE有关的政策法规。
一、上游原料价格波动对LLDPE价格的影响
1、PE生产流程:
原油(Crudeoil)——石脑油(Naphtha)——乙烯(Ethylene/C2)——聚乙烯(Polyethylene,PE)
线性聚乙烯是聚乙烯的一种,从生产流程中可以看出,原油、石脑油以及乙烯是其上游原料,它们价格的波动将会直接影响到PE,包括LLDPE的价格变化。
上游原料价格的涨跌对PE市场形成短期与长期两类影响。短期影响在于上游原料的价格起伏对贸易商产生的心理影响,经销商的“蓄水池”作用使得看多或者看空心理的转变与原料价格变化密切相关。比如,油价或单体的连续暴涨可能激发经销商的炒作情绪导致成交放量,推动聚乙烯价格上扬。
作为LLDPE的上游原料,原油、石脑油以及单体价格的变化势必会引起LLDPE价格波动,这种影响作用是一种成本驱动,也是一种长期影响。
上图是WTI原油首月期货价,东北亚石脑油价格和乙烯价格的对比图。
2、原油
我们目前所看到的油价是一种期货价格,加之聚乙烯的生产加工有一定周期,因此原油涨跌对于当日PE现货而言并不会产生成本方面的影响,它所产生的成本驱动会有一定的延迟性。
3、石脑油
对于PE而言成本方面影响最大的是石脑油,而并非原油。因为目前聚乙烯大部分的装置都是一体化的装置,即这些工厂是购石脑油的,而非乙烯单体。
4、乙烯单体
这是中国聚乙烯生产成本的构成。原料(单体和á烯烃)在成本因素中占到的比例高达87%以上。而在聚烯烃的生产成本中,其他因素是相对稳定的,因此可以说单体价格的变化是影响聚烯烃成本最主要的因素。
一般,从乙烯加工至聚乙烯的成本在120-150美元/吨。但如前所述,PE大部分装置是一体化装置,因此乙烯单体对聚乙烯价格的影响不如石脑油价格来得直接。
二、供需情况对LLDPE价格的影响
1、供应方面
(1)国内石化
国内方面对LLDPE价格的影响主要在于石化的库存、装置的检修与切换以及石化的结算、考核政策。
具体来说,石化库存是社会总量的一部分,而这一部分又直接关联着国内石化的定价措施,因此,石化库存的高低是LLDPE价格的晴雨表。一般说来,国内石化有各自的设计库容,当库存水平超过正常库存时,迫于销售压力国内石化可能会取降价的措施以促进销售。反之,当销售顺畅,库存偏低时,也意味着石化存在推涨的潜能。
装置的检修以及切换会导致某个级别或者牌号原有的供应骤减或激增,从而打破原来的供需平衡,引起LLDPE价格波动。
再者,石化的考核政策对LLDPE的价格也会产生一定影响。例如,中石化的月底停销结算以及中油月度买断,一方面在供应上,另一方面在定价上均会对现货价格带来影响。
(2)进口供应
进口供应对于国内LLDPE市场价格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数量和价格两方面,其中数量的影响更为主要。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国外供应商会有相对固定的数量销往中国大陆市场,因此,供应量的突变会对国内市场的供需平衡产生影响。例如,在国内供应与需求相对平稳的情况下,进口量连续数月萎缩或剧增,必然导致原有的供需平衡局面遭到破坏,在寻求新的平衡的过程中,现货价格会出现较为明显的涨跌。
供应量的变化与其装置检修情况和开工率密切相关,除此之外,也与该供应商国内的内需情况以及周边国家的市场状况有很大关联,如东南亚、中东等。
从长期来看,供应商对中国地区的销售量还与其企业战略有关,如果扩产、销售格局等。
2、需求方面
(2)实际需求
所谓实际需求,是指下游工厂的生产需求,影响主要涉及三方面。第一,现有库存情况对购时机的影响。下游工厂的库存同样是社会总量的一部分,它的高低与否直接影响着工厂的购时间,对原料市场的成交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影响因素。第二,下游工厂的生产条件对开工率的影响,直接关联需求量。这一方面主要体现在夏季工厂限电,导致开工率不足。第三方面则与下游工厂制品销售相关:1.产品销售的淡旺季——如LLDPE在中国市场的一个主要用途为农用薄膜,一般春节前后以及7-9月份是其两个生产旺季,分别集中生产地膜和大棚膜,对LLDPE需求旺盛;2.产品销售价格的涨跌影响工厂购对成本的控制——如农用薄膜是利润率较低的下游制品,其产品销路不佳或者价格下跌会直接影响工厂对原料购的成本控制,从而影响成交量;3.各种交易会议的召开对下游工厂的订单情况产生影响,促进需求增长。
(3)投机需求
所谓投机需求,是指贸易商行为,如集中备货或抛售而引起的需求变化。其中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贸易商的库存、货源成本、资金状况以及心态。
库存——除却石化库存、下游库存,贸易商的库存就是社会量中的另一主要组成部分。贸易商的库存表征着“蓄水池”的容量大小,库存水平偏高意味着市场流通环节不畅,价格上涨乏力,呈现走软迹象;而库存偏低,则表示市场成交尚可,具备上行动力。
资金状况——贸易商如果存有付汇压力,往往会通过低价销售货源以回笼资金,从而导致市场出现一些超低报价,在行情走势不明朗的情况下,动摇人气。但通常来讲,这种情况对价格的影响力有限。
心态——这意味着贸易商对后市的预期,与其是否备货建仓直接相关,对短期内成交量的影响较为明显,从而引导价格走向。
三、宏观政策法规等的影响
1、进口关税
由于线性的主用用途之一在于生产农地膜等农产品,出于对农民的政策补助,2005年我国LLDPE的进口关税下调至6.5%,远低于LDPE和HDPE,在当时刺激了LLDPE的进口贸易,2005年LLDPE进口总量较2004年大幅增长近百分之五十,在北方港口尤为明显。
2、出口退税
国家税务总局2007年90号通知,7月1日起,塑料及其下游制品(税则号3901-3926)出口退税率降低到5%。
这一抑止出口的举措对下游行业会必然会引起不小的震动,短期内开工率的波动对当期购(即需求)影响明显,而从长期来看,是否会使部分工厂转作核销而减少对人民币现货的需求仍未可知。
原油及原油价格和美元之间存在哪些关系?
分析石油价格影响因素的意义是:长期因素影响石油市场的供需关系,包括影响供给的因素和影响需求的因素,决定国际油价长期变化趋势。
1.影响供给的因素
(1)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是一种可耗竭,自然储量有限,储量规模代表人类能够开的总的石油量。目前,世界上还有众多可能含油的沉积盆地由于地理位置的相对偏远没有勘探,勘探技术的发展将使原有油田的储量不断上升,非常规性石油潜力十分巨大,预计人类还将发现也来越多的石油储量。石油储比(探明储量/当年产量)是反映石油潜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历史数据定量分析发现,储比的变动是油价波动的原因之一。
(2)世界石油产量
以中东、美洲和中亚俄罗斯等产油国为主的石油生产国在世界石油供应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些国家的石油产能利用率及其在世界石油供应中所占的比重变化,对世界石油价格有着非常深远的影响。世界市场供给具有集性,国通过减产、禁运等方式引发原油价格上涨,同时也可以通过提高产量来促进石油价格下降。
(3)石油成本
目前,世界上主要油田进入开发后期,开发成本大幅提高,新增储量大部分位于地质条件复杂、地理环境恶劣的地区,勘探开发难度加大,常规石油规模日益减少,勘探开发成本显著提高,对油价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根据历史数据分析,油价的变化趋势与成本的变化趋势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油价曲线围绕着成本曲线上下波动,说明石油成本是油价波动不可忽略的因素,决定着油价涨跌长期走向。
2.影响需求的因素
(1)世界经济增长
全球经济增长或超预期增长都会牵动国际油价出现上涨。反过来,异常高的油价走势,势必会阻碍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又会影响石油需求的增加。通常来说,经济周期上行时经济活动活跃,石油需求增大,此时即使供给不变,油价也会随经济周期的上行而上升。同理,亦会随经济周期下行而回落。通过历史数据分析,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在时间上有关联,石油危机产生前的石油价格剧烈波动与石油危机形成的累积效应与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衰退阶段正好吻合,可知世界经济周期性波动与石油危机在发生的时间上存有同步性。从理论上讲,石油是一种商品,其价格也应该符合这一基本规律。但是,由于石油具有超出一般商品的特殊属性,除了经济属性外,还具有战略属性和金融属性,属于特殊商品,因此其价格形成除了受供求关系影响外,还有诸多其他因素在起作用。
影响油价的因素总体上可以划分为两大类:长期因素和短期因素。长期因素是影响油价供需的因素,决定着国际油价长期变化趋势。短期因素是影响油价短期波动的力量。
影响原油价格波动的因素有哪些?
原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实物商品之一,作为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原油价格历来和美元汇率紧密挂钩,其交割和计价基本上都是用美元来结算,所以美元汇率也会对原油价格产生影响。70年代的石油危机,就是欧佩克国际油价大涨,同时伴随着美元汇率的大幅下滑。这体现了作为石油计价单位的美元价值的下降。原油作为战略工艺品,其受基本的供求关系的影响很大。原油价格的波动受众多的因素影响,除政治,经济,天气之外,美元汇率的影响也是重要因素。
原油主要用于运输、工业、居家以及商业,以及发电,美国用于运输的原油消费占到了72%,而中国是世界上增速最快的汽车市场,在短期内不可能有大规模替代性燃料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的原油需求量将不断上升,原油价格的涨跌对中美的影响显著。
美元作为国际原油价格的计价货币,美元对原油价格的影响远远高于其他货币,如欧元、日元等。货币汇率的变化原则也会影响原油价格走势。理论上,当美元指数
走弱时,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格从欧元或日元角度来看,就显得便宜,需求量就会上升;反之,美元升值时,以欧元或日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就偏贵,原油的需求量就
会下降。
原油和美元的关系同黄金与美元汇率的关系有所不同。黄金的价格受美元汇率的影响。原油的价格和美元价格更体现出一种互动的关系。原油价格上涨,世界经济都
会受到影响,包括美国这个世界最大的石油消费国。原油价格上涨所带来的通胀压力会给美元带来贬值压力,而美元贬值所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以美元计价的原油价
格也随之上调。据专家估计,原油价格和美元汇率不之间的相关系数是-0.7.也就是说,高油价往往和弱势美元同时出现。当前的全球经济失衡的一大表现就是美国存在巨额的财政赤字和经常项目赤字的双重赤字格局,美元存在着中长期大幅贬值趋势。如果美元贬值的预期不能消除,那么国际原油价格居高不下的格局有望持续下去。
总的来讲,美元贬值会从三个方面会促成原油价格的上涨:
一是美元贬值会让原油生产国或者输出国的购买力下降。原油价格以美元标价,原油生产国出售原油获得美元,再用美元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购买世界另外国家的商品,由于美元贬值,原油生产国的购买力下降,从这个角度来看,生产国为弥补购买力受损有提价的需求;
二是美元贬值会使的一些石油购买国家如欧洲、日本的购买力上升,因为用欧元、日元计价的原油价格变得相对便宜;而美元贬值对美国以及其他和美元汇率绑定国家的原油购买力没有影响,所以从全球市场上来看,美元贬值,会提振全球原油的需求;
三是美元贬值本身对应的就是全球经济的向好,特别是过去10年新兴市场的高速发展,对原油的需求处于旺盛状态,原油价格有上涨的必要性。
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我国国内能源市场的影响
供求关系,原油库存,汇率因素,经济发展状况,突发与气候状况。
习惯上把未经加工处理的石油称为原油。一种黑褐色并带有绿色荧光,具有特殊气味的粘稠性油状液体。是烷烃、环烷烃、 芳香烃和烯烃等多种液态烃的混合物。
扩展资料:
原油主要成分是碳和氢两种元素,分别占83~87%和 11~14%;还有少量的硫、氧、氮和微量的 磷、砷、钾、钠、钙、镁、镍、铁、钒等元素。比重0.78~0.,分子量280~300,凝固点-50~24℃。
原油产品可分为石油燃料、石油溶剂与化工原料、润滑剂、石蜡、石油沥青、石油焦等6类。 其中,各种燃料产量最大,接近总产量的90%;各种润滑剂品种最多,产量约占5%。
原油分类
按组成分类: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
按硫含量分类: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
按比重分类: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三类。
参考资料:
字数多了,贴不下了,你去看看原文吧
二、长期石油政策抉择和金融博弈
石油作为一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历来是影响各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尤其是当今世界经济处于经济调整的复苏阶段,各国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转折、更新,进一步扩大了对国际石油的需求,其中一些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和经济升级周期,更加大了对石油能源的需求。由此可以看出石油价格的重要性。如果石油价格过高,将促使生产成本上升、物价上升,直接制约经济的发展速度;反之,如果油价过低,将使石油出口国的外汇收入大大减少,从而损害了石油出口国的经济利益;因此,中期看,如何将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一个合理的水平,是国际社会需要妥善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世界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是世界经济进一步增长的不确定因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涨5美元,1年内世界经济的增长速度将下降0.3个百分点。石油生产和价格涨跌是一个周期性问题,并且会影响不同类型国家的经济增长。国际油价处于高位时会导致石油生产过剩、供过于求,继之价格又会暴跌,由此又导致石油生产收缩,石油价格上涨,这已经是由历史证明的经验。因此,有关国家经济增长不能不受这种石油生产------价格周期的影响,相比之下,石油输入国将比较出口国更易受到这种经济周期波动的冲击。目前工业发达国家经济复苏对石油的需求也有增无减,石油是发达国家最重要的进口项目,并且是对外贸易中最大的逆差项目。国际石油价格的波动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欧元区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将最为直接,欧元贬值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所造成的欧元区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即使由于石油输出国增产,使涨价问题一时得到缓解,也不可能改变这一基本走势。
从发展中国家看,近年来亚洲经济复苏势头比较好,扩大了对石油供给的需求。1990--1999年期间,除西亚产油国外,亚洲东部国家的石油需求增幅约占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的80%;如果油价居高不下,将对亚洲国家的财政收支、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收支、偿还外债能力等都形成较大的压力,影响亚洲经济继续增长的良好势头。北美、欧洲和亚洲是世界的三大石油市场,其中亚洲的石油需求增长速度最快,但是作为亚洲主要产油国的产油量却基本上没有增长,这使亚洲各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量大幅度上升。另外,主要产油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动荡性也直接影响着油价的波动上涨,如委内瑞拉的政治问题使石油减产严重,沙特阿拉伯经济引起的设备老化石油减产,以及伊拉克破坏性的石油状况,都是油价潜在波动隐患。在产油国中,一些严重依赖石油收入拉动经济的发展中国家或经济转轨国家,如俄罗斯等,受到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较大,涨价使之大喜,跌价则大悲。2003年以来国际石油价格的上涨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世界经济的总体复苏态势和增长水平。随着伊拉克紧张局势因突发暴力再度恶化,国际油价的高企可能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障碍。
2、能源需求结构调整的必然性。伴随经济全球化、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各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快速增强以及经济增长质量提高,各国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2004年世界石油需求每日增加165万桶,石油日消费量达到7990万桶。同时,国际能源需求的结构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世界原油库存在减少,石油开的、技术与设备综合问题凸显;还有燃煤需求有所下降,燃油及燃气需求迅速增长,从而使国际燃油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随着新经济高科技含量的增加,国际石油生产、运输、储存等也有高新技术的更新改造,替代石油以及原油组合也逐渐显现,天然气、氢气等能源开发也对国际石油供求格局具有影响。由于世界经济面临传统经济转向新经济的转换,特别是出口拉动转向投资带动的结构转型,各国内需的扩大不仅增加了投资需求,也促使国际原材料价格急剧上涨,石油与钢铁、煤炭等原材料的上涨便具有连带反应。全球化商品流动时代使国际石油市场出现运输瓶颈和储存技术难题,运输成本的高企、港口和道路拥挤、储存成本上升都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油价进一步上扬。
美国能源署预计,全球对各种形式能源的需求将在今后20年中增长54%,仅原油日消费量就将可能增长至4000万桶;美国能源资料协会(EIA)的2025年远景预测还显示,发展中国家能源使用增长将最为强劲,尤其是中国和印度,因经济颇具活力将进一步加大能源需求。预计今后20年中,发展中国家的能源使用量将锐增91%,而工业化国家用量将增长33%。2025年全球石油需求预计将增至每日1.21亿桶,2004年为每日8100万桶。美国、中国以及亚洲其它发展中国家将消化近六成的新增原油。有数据显示,亚洲2004年的能源需求将增长8%-10%,石油对经济增长的支持作用不言而喻。
3、国际经济关系的协调性。石油问题在国际经济关系中具有多层面的复杂性,比如OPEC与非OPEC之间的矛盾,石油供给国与需求国之间的矛盾,进而延展至大国与大国、强国与强国、富国与富国、大国与小国、富国与穷国等不同层次的复杂协调合作关系。国际石油价格不确定的波动干扰了世界经济的复苏,增加了主要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策协调的难度。国际石油问题引发的国际经济关系中石油产出和需求的关系变异,聚焦在金融安全与经济利益,石油问题成为国别关系强化与松散、重组与离合的重要筹码,其中主导的突出影响因素是美国经济利益、政治霸权、军事强权及其在金融市场中独特地位。石油问题是美国对外政治、贸易、经济与外交关系的主线,也是美欧日经济金融竞争与较量的主要战线之一。统计数据显示,美国从中东的石油进口占其石油进口总量的25%,欧洲占60%,日本占80%,美欧日三大利益集团竞争源于石油,又怨于石油。
世界经济发展供求格局的日益明显,发达国家是主要石油消费国,而大部分石油出口集中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经济转轨国家,这里既相互需要,又相互矛盾,是一种需要不断调整和协调的关系。此外,美俄、日俄、中俄、中日以及新老欧洲之间的多重和复杂的国际关系均有石油色彩的渗入,政治意图也已成为油价波动的重要诱因。特别是俄罗斯与西方一些大国的利益交错,其中既有西方对外扩展与俄罗斯深化利益需求的意图,也有西方对俄罗斯石油需求的战略意图,日本的西伯利亚输油管线举动已经显为人知,美国更是谋划长远。
从地域角度看,海湾石油是工业发达国家所用石油的主要依托点。因此,世界舞台上的国际力量都紧紧盯住海湾巨大的石油储量,巴以冲突不断、海湾战事连连,也就不难寻味。海湾石油是世界经济和政治问题的焦点之一,它的起伏跌宕预示着国际局势的发展趋势。美国对伊拉克战争结束之后,预测国际石油前景将更为困难,战事对石油市场影响超出预期。2004年政治因素将对石油价格起主导作用,随着政治问题的化解减弱和积聚增强,油价波动继续扩大。
4、全球化和区域化的差异性。自欧元问世以来,对欧元的排挤和打击一直是美国国际金融战略的主旨,有形和无形较量已经使欧元承受了巨大的压力与风险。美欧根本性的差异对立在于全球化与区域化理念的博弈。美日是经济全球化的极力推崇者,因为美日经济规模与市场份额和发展水平的主导,使他们在本地区内难以与弱势的广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经济体相融合,担心在区域化中付出"代价",他们必然以全球化显示其优势并巩固其利益,;而欧洲则是政治、经济、金融和贸易等相对均衡的发达国家经济体,具有实现区域化的先天优势,欧盟5月1日东扩10国的实现,使新老欧洲的融合形成更强大的经济联合体,无论经济、人口或市场已经超出美国。美日和欧洲之间全球化利益主导和区域化利益差异,以及不均衡和均衡的状况,是形成各自经济全球化和欧洲经济区域化理念不同的主要原因。美欧日经济金融理念的差异也反映在金融市场汇率、股价、金价或油价等价格竞争中。在国际石油的争夺上,三大经济体或货币体也必然会以各自经济全球化或区域化理念,加大国际产品的竞争。以科索沃和阿富汗、伊拉克战争冲击原来的石油供求格局,辅之以货币竞争,则是不可忽视的美国全球化战略意向。从日本看,为弥补自身石油需求,其加紧与亚洲、中东国家的经贸合作,改善甚至强化与俄罗斯的关系,其动向也值得揣摩和研究。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已经超出市场相对乐观平和的预期,石油作为政治战略筹码的用途大有提升,并潜藏有美国等大国金融战略的策划。美国可以运用美元报价体系的优势,以美元挂钩石油报价手段控制油价,并伴之石油储存的策略,进一步显示其全球石油战略和金融战略的综合优势。
[对策]国际油价走势与我国石油战略
国际石油价格因全球经济复苏需求而扩大,因产油国政策调整而紧张,因地缘政治因素而恶化,因季节因素而变化,未来前景不容乐观。无论如何,石油持续走高必然影响世界经济增长。预计国际石油市场价格趋势短期内难以稳定向下,中期将会继续持续高企。因此,2004年的国际石油价格高点将会突破40美元乃至45美元,全年石油平均水平将可能达到35美元左右,高于去年31美元的平均价;如果国际石油价格一段时间维持35-40美元的高位,世界经济增长至少有0.2个百分点的减值;未来2-3年,国际石油价格将继续在涨跌中高企,但年平均价格有可能在33-38美元区间波动。对于世界经济而言,金融风险与石油危机都不可掉以轻心,更值得关注与防范因石油价格变化所引发的国际金融风险,包括美元动荡性风险和欧洲货币潜在的危机风险,这两大货币汇率走势与石油价格水平直接联系,必将影响全球经济、金融、贸易和投资等相关层面的变化与调整。今年以来已经召开和即将再聚会的G-7,都一直关注石油与汇率问题,突出表明了石油与金融安全的必然联系和重要影响。而全球利率上调的动向,将会进一步加大国际金融市场与国际石油市场联动效应。
我国是国际石油市场一个新兴的战略因素。扩大石油进口成为国际石油价格的一个重要影响。随着经济持续增长,我国已经成为石油需求大国,去年进口石油达到9941万吨,今年可能达到1.1亿至1.2亿吨,这也是4年来世界石油消费量的最高点。近期国际能源署的预测指出,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将继续超出预期,为高企的国际油价提供支撑。国际能源署将我国2004年第一季石油日需求量上调18万桶,至614万桶,较去年同期增长18%。目前中国是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费国,2003年原油及油品进口量平均为每日210.6万桶。我国2月石油日进口量猛增至创纪录的316.2万桶,比1月高28.3万桶。我国海关总署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2004年前3个月的原油进口量达3014万吨,较上年同期飙升35.7%。而OPEC在近期的月度报告中也指出,由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OPEC将提高2004年度的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2004年世界石油消费量预期由原来的每天2387万桶提高到2617万桶。
在我国能源消费开始对国际能源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的同时,国际油价的波动也导致了我国国内的油价波动。我国从1998年开始对国内成品油市场实行动态管理,即根据国际市场上原油价格的涨跌来调整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国际市场油价的巨幅波动,不仅影响石油及上下游企业的经营绩效,加大了相关企业的经营难度,同时也对我国经济的走向,特别是价格走向产生广泛影响。有鉴于此,我们应当加快实施"国家石油储备战略",开展石油期货交易,完善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价格形成与调整机制,维护我国的石油安全和金融安全,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地发展。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