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7年国际原油市场行情走势以及中国市场行情分析

2.了解原油如何进行原油裂解价差套利?

3.eia行情是什么意思

今日燃料油价格行情_今日燃油现货价格

石油期货实时行情价可以前往石油期货股吧查看,石油期货股吧是股民朋友讨论交流股票行情状况的平台。石油期货就是由交易所统一制定的、规定在将来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交割一定数量和品质的石油的标准化合约,是期货交易中的一个交易品种。或可简单理解为以远期石油价格为标的物品的期货。原油期货是最重要的石油期货品种,世界上重要的原油期货合约有4个: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的轻质低硫原油即“西德克萨斯中质油”期货合约、燃料油、汽油、轻柴油等。

1、在20世纪的前70年里,西方跨国石油公司通过“租让协议”控制中东地区绝大部分石油资源,进而控制石油价格。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成立,标志着当时西方世界石油价格的控制权开始逐渐向OPEC转移。20世纪70年代在沙特阿拉伯和伊朗先后爆发了石油危机,石油价格开始随着OPEC对石油供应的控制而大幅上涨。20世纪80年代,非OPEC石油生产国的石油产量逐渐超过了OPEC产量,全球石油出现供应过剩的局面,随之油价暴跌。世界石油市场进入了以市场供需为基础的多元定价阶段。

2、随着国际油价的波动加剧,市场产生了规避价格风险的强烈需求,“反向石油危机”标志着OPEC单方面决定石油价格的格局逐步瓦解。在这样的背景下,国际石油期货市场发展起来,20世纪90年代以来,石油期货市场发展迅速。

3、目前国际上有十余家交易所推出了原油期货。芝加哥商品交易所集团旗下纽约商业交易所(NYMEX)和洲际交易所(ICE)为影响力最大的世界两大原油期货交易中心,其对应的WTI、布伦特两种原油期货也分别扮演着美国和欧洲基准原油合约的角色。另外,迪拜商品交易所(DME)上市的阿曼(Oman)原油期货也是重要的原油期货基准合约。

2007年国际原油市场行情走势以及中国市场行情分析

的中东之行一点都不平静!

当地时间14日下午,正在以色列访问的美国总统与以总理拉皮德举行了联合记者会。

重申,美国政府希望恢复与伊朗的核协议,但警告说他不会永远等下去。拒绝透露美国是否会为伊朗重返该协议设定最后期限。

表示,仍然相信外交手段是(解决伊核问题)最好的方式。但他也强调,美国将坚守对以色列的安全承诺,并将与以色列在高能激光导弹防御系统方面加强合作。

此前,美国总统在接受以色列当地电视媒体第12频道的采访时表示,美国不排除将使用武力作为针对伊朗的最后手段。

本周早些时候,据央视军事报道,路透社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政府正在考虑解除对沙特阿拉伯出售攻击性武器的禁令。不过,最终决定仍取决于沙特能否终止军事干涉也门。据报道,沙特官员曾多次向美方施压,要求取消攻击性武器禁售。美国方面尚未与沙特方面讨论相关问题。

伊朗总统:“极限施压”是失败政策,中东之行不会给以色列带来“安全”

当地时间13日,伊朗总统莱希表示,用“武力的语言”同伊朗人民交谈是不可能的,美国应吸取过去的教训,不要总是重复对伊朗使用“极限施压”这一失败政策。

在谈到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时,莱希表示,美国一再强调,他们对伊朗施加的压力是前所未有的,但也有美国官员承认,这些压力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已经“可耻地失败了”。

莱希强调,美国总统的中东之行不会给以色列带来“安全”。

此前,伊朗外交部发言人纳赛尔·卡纳尼在一份声明中指出,要想让中东更加稳定和安全,美国就必须停止分化地区国家、停止向这一地区输出武器、尊重地区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并停止制造“伊朗恐惧症”。

原油多头已退无可退?市场人士:逆转颓势难上加难

国际油价方面,经历了周二暴跌之后,美油布油周三有所回暖,但周四下午再度下跌,傍晚一度跌近3%。国内市场方面,周四燃料油午盘收盘跌4.04%,居跌幅榜第3位。

夜盘时段,WTI原油一度重挫6.00%,布伦特原油跌5.25%。燃油主力合约跌超7%。截至发稿,美油布油跌幅有所收窄。

海通期货能化研发负责人杨安告诉记者,周二油价大跌重挫了市场信心,油价在区间下沿面临破位风险,尽管OPEC、IEA月报中均提醒市场供应仍然紧张,但油价的反应可以看出市场心态已经变得非常谨慎,虽然冬季欧洲能源危机看起来仍是个诱人的炒作题材,但从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和原油市场供需展望来看,对于油价的方向选择显然预期再次走在了现实之前。

谈及前一日美国通胀数据对原油的影响,杨安认为,美国6月CPI数据再次爆表,市场认定加息75基点已经是确定性的事件,甚至市场在交易7月加息100个基点及9月继续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加息步伐持续施压市场。

“美国总统评价美国6月通胀数据高得令人无法接受,事实上,自5月美国CPI数据超市场预期之后,大宗商品市场开始了新一轮暴跌行情,随着6月美国CPI数据继续超预期,周三夜盘国内工业品指数刷新了去年10月大跌行情的低点,与去年10月相比宏观环境已经明显利空市场,这也会成为油价的重要压力。EIA最新公布的周度数据显示原油及成品油库存均超预期累库,需求数据非常糟糕进一步打击多头信心,面对这样的局面油价想要扭转颓势可谓难上加难,当前局面不宜追涨。”杨安说。

谈及未来原油市场基本面,一德期货分析师陈通表示,原油市场处于强现实与弱预期的格局之下。三季度随着亚洲出行和工业领域需求的持续修复,非OECD将驱动全球油品需求的增长,预计石油库存呈现下降态势;四季度随着油品需求增速开始放缓,北美和OPEC产量的逐渐回归,预计石油库存将从低位开始回升,但较疫情前的正常库存水平仍有较大差距,预计下半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的运行中枢为100美元/桶。不过,一方面全球经济衰退预期持续升温,市场风险偏好下滑将导致原油遭遇较大抛售压力,另一方面全球石油库存低位叠加地缘政治风险溢价或将持续存在,宏微观因素博弈之下,原油价格波动幅度或将加剧。

具体到品种方面,陈通展望下半年低硫燃料油走势:“低硫方面,高油价一定程度上抑制终端需求增长,但强劲的运价带动船东安排更多航次。船东正在努力确保足够的船用燃料量,以确保他们能够应对强劲的货运市场,船用燃料油需求大致持稳为主。由于整个欧洲市场的低硫燃料油供应仍然有限,来自西方的套利货物流入量短期内没有大幅增加的迹象,再加上高昂的运费,使得套利活动缺乏吸引力,故而新加坡低硫燃料油供应依旧紧张。高硫方面,随着夏季高温来临,来自南亚地区国家发电需求迅速回升,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国将增加购买用于发电的高硫燃料油。沙特阿拉伯通常会在夏季增加高硫燃料油进口,以满足电力和海水淡化厂的需求,新加坡高硫燃料油市场供需情况有望企稳改善。”

杨安则认为,考虑到大宗商品市场确实有短线超卖迹象,部分品种可能会走技术性反弹,市场情绪变化也会影响到油价节奏,短线上油价背靠关键区间低位支撑,多头已经退无可退,估计会有博弈,中东之行效果接下来2天将继续冲击市场。从目前市场面临的局面来看全球疫情局势日趋严峻,宏观和需求角度均持续施压市场,供应端紧张是多头仰仗的最后阵地,如果一旦供需层面恶化,原油价格后期也很难再守住高价区。

如果想实时了解更多财经要闻,欢迎关注我们。

了解原油如何进行原油裂解价差套利?

2006 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油价疯涨暴跌,极大拓展人们的想象空间,也颠覆了传统的思维理念。自2003 年6 月以来的国际大宗商品市场的超级大牛市在2006 年上半年仍得以维系。资金庞大的国际商品指数基金通过买入以原油为代表的大宗商品期货来对冲通货膨胀风险的投资策略在上半年仍然主导了商品价格的走势。当美联储在六月底进行了第17 次加息后,NYMEX 原油在美国夏季自驾高峰期、飓风预期、以黎冲突升级等众多利多因素的推动下于7 月14 日冲刺到历史高位。

随着此轮加息周期的结束,全球通货膨胀预期逐渐减弱,以原油为代表的国际大宗商品的大牛市暂告段落。全球经济在持续加息的背景下,增长速度逐渐放缓。世界商品热潮开始降温,基金开始撤离商品市场。这使原油在八月初未能借沸扬扬的伊朗核问题及飓风袭击海湾等一系列短多题材突破80 美元,反而走上了漫漫熊途,进入到一轮中期大幅度的回调。至十月原油价格已跌至60 美元下方。油价的持续下跌引起OPEC 各产油国恐慌。OPEC 于10 月19 日晚间就减产护价达成一致意见,决议在其约2,750万桶的原油日产量基础上下调120 万桶。

此次减产给市场增加了一些利多因素,但未能有效推动油价反弹。市场围绕石油输出国减产及石油消费国不断调低需求而展开拉锯战。原油在经过一个多月的区间整理后,终在OPEC 于12 月进一步减产及取暖油需求的带动下展开反弹。

由于国内外市场背景存在差异,今年原油与燃料油走势出现一些较为明显的偏离:

(A)进入到2 月份,国际油价因IEA 公布库存大幅上升及调低需求预期持续下跌。国内燃料油则因为资金对原油预期向多,使得价格出现偏离,在春节后的交易中基本上以阳线报收,在国际原油和新加坡燃料油双双回落的情况下,走出抵抗性下跌走势。

(B)6 月下旬原油因伊朗与西方国家难以就核问题谈判达到一致,原油在前期的底部得到支撑。而上海燃料油则因新加坡燃料油市场走疲及国内到货充裕下破前期底部支撑位,进一步走低。

(C)7 月中旬以黎冲突升级,伊核问题和朝鲜导弹发射再起风云,印度孟买连环爆炸案,原油市场一时利多因素云集,并于 7 月14 日创下历史新高。而国内燃料油各地炼厂则因成本大幅增加,几乎无利可图。需求大量减少拖累燃料油表现,沪油未能突破前期高点。

(D)在经历一轮大级别的调整后,燃料油与原油的走势开始分化,燃料油走势尽显疲态,日内波幅窄小,成交量、持仓量明显萎缩。

第二部分 2007 原油市场分析

一、 世界经济增长步伐放慢

2006 年美国GDP 增长率出现了明显地下滑,投资者开始怀疑美国经济出现拐点。从而引发了市场对原油需求减少的忧虑,为06 年油价的回调垫定了基调。

同时美国经济的放缓意味着加息将告一段落。美国最后的一次加息是在6 月底,至此,自2004 年6 月以来的连续17 次幅度均为25 个基点的加息步伐终于停歇。

此轮美国GDP 增长率的下降主要由房地产降温引起,而房地产主要通过投资、消费和就业来影响美国经济,对经济实际的冲击不会太大,调整期也不会太长。2006 年油价与房价的双双回落亦缓解美国通胀压力。美国的宏观调控能力较强。美国的目的也非常明确就是海外扩张,另外世界其他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也拉动了美国的贸易出口,促进美国经济,因此美国经济的发展存在趋缓的迹象,但不可能衰退。

虽然明年全球经济成长预计会放慢脚步,但仅是微幅放缓。

二、世界石油供需关系改善

近年来原油供给担忧一直助推着油价走向新高。在油价不断走高的同时,高油价也导致了全球石油消费增长趋势减弱和产量的扩大。而由此引发的原油供需关系的变化将有可能使原油结束数年的牛市。

国际能源署在2006 年10 月将 06、07 两年世界石油需求增长率均调低0.1%,其中2006 年需求增长率由1.2%下调至1.1%, 2007 年石油需求增长率由1.8%下调至1.7%,即8590 万桶/天。

其中来自中国的需求仍然强劲。2006 中国石油需求增长已占到全球增长的30%以上。另外中国在今年正式进入储油时代,在建立储备的初期将吞噬更多的石油供给。今年8 月,镇海石油战略储备基地正式建成,10 月宣布启用,接受原油注入。目前,其余三个也正在有序建设中,根据计划,它们将在2008 年前陆续投产,届时中国将有1 亿桶原油的储备规模。

同时随着石油投资项目的逐渐投产,OPEC 及非OPEC 的原油产能都有明显增长。其中OPEC 作为世界主要产油地区,石油供给占世界石油总供给量的40.5%。

近年来OPEC 石油供给稳步增加,从03 年的3080 万桶/天增至目前的3470 万桶/天,增幅达12.7%。剩余产能自04 年10 月以来也不断提高,由当时的58 万桶/天,增至目前的338 万桶/天。

非OPEC 国家近年来的石油产量增长更为迅速。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2006年非OPEC 国家原油产量增幅达到110 万桶/日,预计明年增幅可达到170 万桶/日,石油总供应量将上升至5270 万桶/天。

增长部分主要来自俄罗斯石油供给的大幅增长。石油工业作为俄罗斯的支柱产业在近几年得到了快速发展,过去10 年里俄罗斯石油供应量增加了近60%,达到970 万桶/天。预计07 年俄罗斯石油供给可以达到1000 万桶/天以上。

这些均预示着世界石油供需状况在逐步改善。

三、EIA、OPEC 谁主油市沉浮?

美国能源情报署(EIA)通过公布石油库存及需求数据往往可以影响原油市场。近期EIA 公布的原油库存自历史高位有所下滑,但仍远高于一年前的库存水平。高位盘踞的原油库存及EIA 对2006、2007 全球石油需求下调带动国际原油向下波动。

兵来将当,水来土掩。在原价下跌过程中,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往往通过改变减产政策来提前干预以阻止价格下挫,从而保护产油国的利益。而这种政策性的改变并非每次都十分有效。近几年OPEC 经常在原油价格处于55-60 美元/桶间达到限价减产的内部一致意见,以正式或非正式的减产方式来提升油价以保护各产油国利益。但从93 年以来OPEC 的减产情况看,由于OPEC 决议减产时通常也为原油市场利空云集的时候,市场转势需要一个过程,因此OPEC 达成减产决议往往不能即时推动原油价格有效回升。结果通常是在减产数月之后油价方才回暖,即减产被反映到原油市场上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

2007 年,代表着进口国利益的EIA 和代表着输出国利益的OPEC 之间的政策博弈仍将延续。而由于原油价格正落在OPEC 的敏感区间, OPEC 在07 年将饰演到更突出的角色。

四、季节性因素影响力增强

在地缘政治逐步被淡化的情况下。美国夏季的汽油消费、飓风、冬季取暖油消费等季节性题材将更受市场关注。其中汽油消费及取暖油消费通过上下游产品的关联性促升原油价格,飓风则直接通过影响墨西哥湾等重要产、炼油海湾的石油设施及开工率促升原油价格。实际上,每一年季节性因素都为原油市场的炒作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全球厄尔尼诺现象愈发严重,而美国由于其工业发达,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占到全球的近三分之一,美国气候不断升温。06 年的暖冬气候就制约了原油的反弹高度。季节性的影响因素越来越受到市场关注,且其对市场的影响往往是循序渐进的,通常可以延续很长的一段时间。

五、地缘政治因素仍未消除

国际油价走势受诸多因素影响,尤其在近几年,原油作为重要的战略物资,不但具有很强的金融属性,并日益成为政治角力的筹码。

从经济利益和能源战略考虑,美国必须赢得与伊朗的博弈才能保证油价的稳定。之前美国一直通过外交手段暂时或永久性冻结伊浓缩铀活动,推迟伊发展核武时间。而在12 月23 日,联合国安理会决议对伊朗实行一系列与其核计划和弹道导弹项目有关的禁运、冻结资产和监督相关人员出国旅行等制裁措施。至此美国已顺利通过外交手段推动伊核问题国际化,并为对伊采取进一步行动赢取国际支持。伊朗的产油国地位及战略地理位置决定,如果伊朗继续坚持发展核武器,将必然导致问题进一步恶化,也将再次推动国际油价飙升。玄而未决的伊朗核问题再度浮上水面。原油市场同时也是政治博弈的舞台。地缘政治问题再次浮上水面,可能会引发基金的再度热炒。

第三部分 燃料油(2737,-12,-0.44%)市场分析

尽管今年国内燃料油与原油走势出现了一些偏离,但仍然保持着高度的相关性。燃料油自身的基本面使其较原油更容易走弱。

一、燃料油现货市场结构生变

燃料油前期涨幅过高过快,国内终端用户难以适应成本不断增高的市场环境是导致燃料油市场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前期在原油的带动下,燃油价格也一路高企,致使燃油发电成本远远高于电价,燃油电厂亏损严重。虽然各地方政府给予适当的补贴,燃油发电厂获利空间仍然极其可微,甚至亏损。企业运行不堪重负,被迫停机或以最低负荷运行,直接导致对燃料油需求的大幅下降。而燃料油价格从高位回落后,企业重新启动需要更多人力、物力、财力,因此需求一时难以恢复。

燃料油用于发电的需求量减少还受到电力供需形势缓解的影响。今年我国电力供需形势较去年明显缓解。电力供应紧张局面很显的改善。在我国目前的电源结构中,火力发电占到75.6%,水电占到22.6%,风电等新能源比例更小,这样的电源结构既不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也不利于环境保护。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出发,华南地区的这些高污染、高耗能的燃油机组将逐步减少和淘汰。

总体而言传统的燃料油消费行业如印染行业在燃料油市场上已完全消匿;陶瓷产业用油比例下降到燃料油消耗量的30%以下;燃油发电厂需求大幅缩水,电力行业在市场中比重降低;船工用油稳定增长,同时燃料油加工企业已成为进口燃料油的消费主体。

二、替代能源发展空间扩大

由于前期燃料油价格不断走高导致成本增加,并且使用燃料油容易带来环保问题,替代能源的开发便得到了发展的空间。

在我国替代燃料油的主要燃料是煤、天然气和奥里乳化油等。短期内燃料油替代虽难以大规模展开,但发展前景良好。目前煤市出现供给紧张的态势,并造成煤价上涨。另外以煤替油还受到环境以及技术等方面的限制,煤替代燃料油的规模将受到影响;但随着西气东输、广东LNG 项目以及与委内瑞拉奥里乳化油项目的逐步建成投产,燃料油替代规模会逐步扩大,特别是在发电领域。根据有关部门的计划和一些部门的预测,今后国内发电领域燃料油需求将有所下降,但占我国燃料油需求近1/4 的交通运输领域燃料油需求会因水上运输业的发展而有所增长;化工、建材以及钢铁等领域因其快速发展、替代燃料增长的局限性等方面的原因,燃料油需求在短期内仍将保持稳定。西气东输工程使部分电厂的燃料改为清洁性能较好的天然气。此外,进口LNG 项目的投产,也将进一步减少发电 方面的燃料油需求。

三、燃料油市场规模有所萎缩

中国今年的石油需求量占到世界需求总量的46%左右,增幅达到6.1%。但其中燃料油由于现行的价格机制以及替代能源的发展,需求有所下降。

现货市场规模的缩小传导至上海燃料油期货市场上,使得成交量及持仓量出现一定的下滑迹象。 造成成交量及持仓量下降的原因还有:2006 年上半年曾出现几次沪燃油价冲高、成交放大的行情,但是每次都遭遇了现货商保值抛盘的狙击,投机户在油价回撤时损失较为严重,信心受到很大影响。实盘的打压影响了投机力量的热情度。不过上海燃料油作为国内唯一的石油期货品种,同时伴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仍有望吸引到更多的资金进入,继续寻求发展。

第四部分 2007 年后市展望

综上所述,2007 年世界经济基本向好,仍将保持平稳增长,但增长有所放缓,主要受美国房地产市场的疲软、消费和住宅投资增长进一步走弱、及美元下跌等影响。在全球经济放缓和世界石油供需均衡的前提下,油价再次冲击前提历史高点的可能性极小,阶段性回调格局已经形成。同时受国际局势,季节性因素等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2007 年将延续振荡调整。预计2007 年原油价格总体将维持在55-68 美元/桶的区间内波动。

而沪燃料油的运行区间在2007 年则将更趋于稳定,受国内现货基本面影响的程度将高于2006 年。

eia行情是什么意思

如何进行原油裂解价差套利?

裂解价差指的是成品油与原油之间的价差。

裂解价差的影响变化:与其他制造商一样,一个石油炼厂也是处于原材料与产成品两个市场之间,原油的价格以及各种成品油价格经常受到各自产品的供需、生产条件以及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这样,石油炼厂在一个非整体波动的市场中就会遇到很大的风险,如一定时期内原油价格上升而成品油价格保持不变甚至出现下降。这种情形就会缩小裂解价差——炼油厂通过购买原油加工的同时在市场上销售成品油实现利润。因为炼油厂同时置身于石油市场的两个方面,它们在该市场上所面对的风险有时甚至超过那种单独出售原油或者单独购买成品油的零售商。

(一)裂解价差交易

市场参与者已经在纽约商品交易所利用原油、取暖油和汽油期货来交易这种裂解价差(也称为油品升水)。近年来,由于天气和政治所引起的石油价格急剧变动,裂解价差的交易变得日益广泛。1998~1999年的原油价格低迷使得炼厂产生了很丰厚的裂解收益,但很多时候原油价格的变动也大大地压缩了炼厂的裂解收益。

(二)新加坡燃料油市场裂解价差

除了在纽约商品交易所进行裂解差价交易之外,目前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也开始计算和使用裂解价差。其中,多数使用的是新加坡燃料油/迪拜原油价差作为基准,当燃料油/迪拜原油价差拉宽时,表明进口商、炼油商销售或者生产燃料油将获得更大的利润,或者意味着原油后市有较大上涨空间。相反,若缩窄,则意味着燃料油滞涨或原油超涨,燃料油利润将缩窄,原油后期上涨空间减少。新加坡燃料油市场一般是采用新加坡燃料油纸货及迪拜原油期货比价方式。与此同时,新加坡公开市场上还有纸货月间价差、季度价差、黏度价差等一系列价差,帮助交易者操作。

(三)纽约商品交易所裂解交易指令

纽约商品交易所提供一种裂解价差交易指令:一种原油和成品油合约的同时买卖指令。该指令允许炼油商同时按一定比例买卖原油和成品油合约来锁定炼油利润或套利。纽约商品交易所同时交易原油和各种主要的成品油期货合约,所以交易商可以通过设计原油和成品油的持有头寸来规避裂解价差变动带来的风险。

一般来说,汽油的产出量接近馏分油产出的两倍。馏分油经常用来生产取暖油和柴油,两者的化学成分基本一致。这种产出结构就促使许多交易商采用3∶2∶1的配置方式来对冲风险——三张原油合约对两张汽油合约和一张取暖油合约。而一个汽油产出量稍低的炼厂可能会采用5∶3∶2的组合来对冲风险。

(四)裂解价差计量单位

裂解价差(理论上的炼油收益)也采用美元/桶的计量单位。为了计算该变量,首先要计算出汽油和柴油的联合价值,然后与原油价格相比较。因为原油价格是用美元/桶表示,而成品油是用美分/加仑来表示,所以先应该按照42加仑/桶的比例将取暖油和汽油的价格转换成美元/桶。如果其联合价格高于原油价格,整体的炼油收益将为正;相反,如果共同价格低于原油价格,则裂解收益为负。

案例

利用裂解价差来对冲炼油收益

如果一个炼油厂认为在未来某段时间原油价格将保持稳定,或者稍微有所上升,而成品油价格则可能下跌,则该炼油商可以在期货市场上卖出裂解价差,也就是买入原油合约同时卖出汽油和取暖油合约。

一旦炼油商持有这种裂解价差的空头头寸,该炼油商不用担心各个合约的绝对价格变动,他所要关注的应该是成品油的联合价格相对原油价格的变动关系。下面这个例子显示了炼油商如何锁定原油和取暖油的裂解价差。

利用3∶2∶1裂解价差锁定炼油利润:1月份,一个炼油商考虑当年春季他的原油炼制战略以及成品油利润。他计划出一套两个月的原油——馏分油的裂解价差对冲来锁定他的炼油收益。当时他认为4月原油(18美元/桶)与5月取暖油(49.25美分/加仑或20.69美元/桶)以及5月份汽油(53.21美分/加仑或22.35美元/桶)的裂解价差2.69美元/桶为一个理想的利润,所以,他以3∶2∶1的比例卖出4月/5月的原油—汽油—取暖油的裂解价差,锁定了3.80美元/桶的收益,买进4月份原油合约卖出5月份汽油和取暖油合约。

3月份,他在现货市场上以19美元/桶的价格买进原油去加工成品油,同时在现货市场上卖出他已有的汽油和取暖油库存,汽油价格为54.29美分/加仑(22.80美元/桶),取暖油价格为49.5美分/加仑(20.79美元/桶),他的净收益为3.13美元/桶。

由于期货市场价格反映现货价格,原油期货价格也为19美元/桶,这比他购买时的价格上涨了1美元/桶。汽油价格上涨到54.29美分/加仑,取暖油价格也上涨到49.50美分/加仑。

该炼油商在期货市场上进行了平仓。以54.29美分/加仑以及49.50美分/加仑的价格分别买进汽油和取暖油,以19美元/桶的价格卖出原油,整个卖出裂解价差头寸的收益为67美分/加仑。如果该炼油商没有套期保值,他的收益仅限于3.13美元/桶,实际上,他的收益为3.13+0.67=3.80美元/桶,这与他当初的设想完全一致。操作见表8-5。

套利交易存在哪些风险?

成功的投资源自对风险的认识和把握。和其他投资一样,期货套利投资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分析评估其风险来源有助于正确决策和投资。具体来说,套利投资中可能存在如下风险:

第一,价差往不利方向运行。除了期现套利之外,其余套利方式均是通过价差的变动获利,因此价差的运行方向直接决定了该项套利盈亏与否。在做套利投资计划时,应该充分考虑到价差往不利方向运行的可能性,如果一次套利机会价差不利运行可能造成的亏损为200点,而价差有利运行可能导致的盈利为400点,那么这样的套利机会就应该把握。同时,也应对可能的价差的不利运行设定止损,并严格执行。鉴于价差的风险如此重要,在实际操作中一般给予其风险权重为80%。

第二,交割风险。主要是指期现套利时能否生成仓单的风险以及在做跨期套利时仓单有可能被注销重新检验的风险。由于在做一份套利计划时已经详细考虑到了上面的情况,并做了周密的计算,我们给予该风险权重为10%。

第三,极端行情的风险。主要是指出现极端行情时交易所可能会强制平仓的风险。随着期货市场的日趋规范,这类风险已经越来越小,而且该风险还可以通过申请套期保值等方法来回避。因此,同样给予其权重为10%。

按市场中的套利形式分,可以分为跨期套利、期现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四种套利形式,不同的套利形式蕴含不同的风险,下面一一揭示相应的风险。

(一)跨期套利

跨期套利是套利交易中最普遍的一种,是指利用同一商品不同交割月份之间价差的异常变化,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按照套利者对不同合约月份中价格较高的一边的买卖方向不同,跨期套利可分为买入套利和卖出套利。根据套利者对不同合约月份中的近月合约与远月合约买卖方向的不同,跨期套利可分为牛市套利(买近卖远)、熊市套利(卖近买远)和蝶式套利(买近买远卖居中月份或卖近卖远买居中月份)。跨期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边行情造成的交易风险

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得出的套利机会在绝大多数的情况下是能够盈利的,但是,当市场出现单边行情的时候,先前的历史数据就会失去参考价值,此时的套利也存在很大的风险。例如,参照2010年10月19日之前的有效历史交易数据,白糖SR1105合约和SR1109合约的价差均值为153.2点,最大值为364点,最小值为51点。2010年10月19日,白糖SR1109合约与SR1105合约的收盘价价差缩小到50点,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当时价差已经是历史最小值,这是一个很好的入场时机。然而,此后白糖的期价连续创造新高,价差非但没有按照预想的那样扩大,反而继续缩小,到同年10月27日18点左右,一路创出新低。虽然此后价差重新向均值回归达到150点左右,但是对于套利交易这种追求稳健收益同时仓位较重的投资者来说,恐怕早已经超出了其承受范围止损出场了。在这里投资者要承担高价买入近期合约的风险。因此,市场单边行情是跨期套利的主要风险。

2.当市场出现买入套利机会,投资者进场后,如果价差缩小,可以实现双向对冲而平仓出局

当市场出现买入套利机会,投资者进场后,如果价差缩小,可以实现双向对冲而获利出局。但如果两者价差继续扩大,不得不通过交割完成套利操作时,就会产生相应的风险。投资者完成近月交割拿到现货后,再通过交割现货的方式卖出远月合约,当中要涉及交易保证金占用资金利息、交割货款利息、交易手续费、仓储费及损耗、交割费用、增值税等,其中增值税是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期间如果远月继续大幅上涨,则增值税的支出将可能持续增加,吞噬原本就不多的预期利润,甚至可能导致套利出现亏损。

3.卖出套利中注意周期一致性风险

套利的合约之间是否处于同一个生产和消费周期,对于套利能否取得预期的收益影响很大,这在农产品跨期套利中尤为明显。因为农产品有一定的生长和消费周期,在同一个生长和消费周期,受到天气、气候等因素变化的差异较小,相互之间的联动性较强,但是对于不同生长和消费周期的品种进行卖出套利,比如卖豆一A1009买豆一A1101,看似时间相差不远,但其实这两个合约涉及不同的生长年度。豆一A1009是2009/2010年度的陈作大豆,而豆一A1101是2010/2011年度的新作大豆,一旦涉及实物交割就会扩大卖出套利的风险。

(二)期现套利

期现套利,是指利用同一商品期货价格和现货价格之间的价差异常变化,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从广泛意义上说,期现套利是跨期套利的一种延伸,区别在于要用现货来交割。与跨期套利相同,期现套利也可以分为买入套利和卖出套利。期现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边行情造成的交易风险

与跨期套利交易中的情形一致,根据历史统计数据统计出来的期现价差也会受到市场单边行情的影响而出现亏损,这里不再赘述。

2.现货交割风险

期货中规定的交割商品是要符合一定的交割标准的,投资者进行卖现货买期货的卖出套利时,卖出的现货需要满易所的交割标准才能注册成为仓单,否则就不能进入交易所指定的仓库成为交割商品进行交割,因此投资者卖出套利存在相应的交割风险。

3.现货流动性风险

以股指期货的期现套利为例。在我国,由于期货市场和股票(或者基金)市场存在差异,期货市场允许卖空,实行保证金交易,具有杠杆效应,同时实行T+0制度、每日无负债结算制度等;然而股票(或者基金)市场不能卖空,投资者只能采取买股票(或者基金)、现货卖股指期货合约的策略。股票(或者基金)市场不是保证金交易,不用追加保证金,而期货市场是保证金交易,需要追加保证金。股指期货市场是T+0的交易方式,而股票市场是T+1的交易方式,买入当日不能够卖出股票(或者基金),使得两者不能同步开平仓。此外,构建期现套利的现货市场开仓买卖股票(或者基金)时,将会给现货市场造成很大的冲击成本。正是上述差异,使得期现套利有别于跨期套利那样具有较好的流动性,使投资者面临现货流动性风险。

(三)跨品种套利

跨品种套利是指在相同的交割月份下,利用两种相关联的不同商品之间的价差/比值异常变化,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这两种商品之间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同一供求因素制约。例如金属之间、农产品之间、金属与能源品种之间等都可以进行套利交易。跨品种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单边行情造成的交易风险

这与跨期套利中的情形一致,根据历史统计数据进行跨品种套利也会受市场单边行情的影响而出现亏损。例如,参照2010年9月17日之前的有效历史交易数据,棉花CF1005合约和PTA1005合约的比值均值为1.92,最大值为2.48,最小值为1.43。2010年9月17日,棉花CF1105和PTA1105的收盘价比值达到2.52,根据历史数据统计,当时价差已经是历史最大值,这是一个很好的入场时机。然而,此后随着棉花牛市的启动,比值一路攀升至不可思议的3.22,即使是大型机构投资者,也很难承担这样大的单边市场风险。

2.品种差异风险

不同的交易所,不同商品之间的涨跌停板幅度不同,保证金比例也会有所不同。例如,郑商所的菜籽油和大商所的豆油进行跨品种套利,在2010年底涨跌停板调整前,前者的涨跌停板为5%,而后者的涨跌停板为4%,在极端行情下,涨跌停板的不同会给跨品种套利带来很大的风险。另外,以国内豆一和豆粕的跨品种套利为例,豆一是国产大豆(非转基因),而实际压榨环节所用的大豆大部分是进口大豆(转基因),生成的豆粕绝大多数也是转基因豆粕,这就决定了豆类跨品种套利关系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压榨关系,这也会给跨品种套利带来风险。

(四)跨市场套利

跨市场套利,是指利用在两个或更多交易所交易的同一期货商品合约间存在的不合理价差或比值,进行对冲交易而获利。例如伦敦金属交易所与上海期货交易所都进行阴极铜的期货交易,每年两个市场间会出现几次价差超出正常范围的情况,这为交易者的跨市场套利提供了机会。跨市场套利的主要风险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标准合约差异风险

这最主要体现在涨跌停板不一致和交易所品种交割规则的不一致上。涨跌停板方面,以铜为例。国内沪铜的涨跌停板为6%,而伦铜的涨跌停板没有限制,在伦铜出现6%以上的涨跌幅情况下,沪铜以6%涨停板报收,两者之间的套利就会面临较大的风险。交割规则方面,目前伦铜和沪铜的交割存在差异,上海交易所从去年5月份开始,取消了在伦敦金属交易所获准注册的阴极铜、电解铝品牌无须再向上期所申请品牌注册即可作为替代品交割的规定,沪铜和伦铜的交割差异也增加了两者之间期现套利的风险。

2.交易时间差异风险

不同市场存在的交易时差,显然无法使套利建仓和套利对冲做到完全同步,例如国内金属市场和伦敦金属交易所之间就存在这样的时间差异。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因某一市场休市无法建仓或者来不及对冲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足以让套利操作功亏一篑。

3.追加保证金风险

套利在两个市场之间进行,必然会出现一边头寸盈利,而另一边头寸亏损的情况,由于不在同一个市场,套利盈利的部分不能立即来冲抵亏损的部分,从而带来账面的不平衡。按照交易规则,亏损的一边若不能及时追加保证金,就有强行平仓或者减仓的风险,极端情况下,亏损的一边还会出现爆仓的风险。显然,这种由套利被动地演变成了单向投机的情况将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4.外汇波动风险

外汇波动风险主要来自汇率波动是否对当前的套利组合有利。汇率波动有时会使亏损的一边因汇率因素而亏损得更多,而盈利的一边则因货币的贬值而缩水。例如,所做的套利交易在伦敦那边是盈利的,而在国内这边是亏损的,在当前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情况下,伦敦那边以美元计价的盈利都会减少,以人民币计价的亏损将会放大,最后造成整个套利的亏损。

5.物流成本变化风险

物流成本的变化也会影响国内外金属现货贸易的价格。一般来说,如果金属贸易能够盈利,那么相应的跨市场套利机会也存在,因此与金属进出口贸易密切相关的物流成本也是影响跨市场套利的一个重要因素。

以上我们深入分析了四种套利形式所蕴含的各种主要风险,并总结归纳出以下几点结论。

(1)套利同样存在风险。套利不是“无风险”的,只是相对于单边投机来说其风险是有限的,因而在进行套利交易时一定要设置相应的止损。

(2)套利适合于震荡行情。在出现极端行情或者单边行情的情况下,套利的风险是很大的,并且相应的收益率较低。

(3)不同的套利形式,套利风险也不同。从上述四种套利形式的风险比较来看,风险由小到大依次为:跨期套利、期现套利、跨品种套利和跨市场套利。

EIA是指美国能源信息署(Energy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它是美国政府负责提供能源和相关经济、环境信息的机构。EIA行情指的是该机构发布的国际原油和天然气价格走势以及产量、库存等方面的数据统计和分析报告,这些资料对于诸如石油、天然气、燃料油等能源市场的投资者和从业者非常有价值。

EIA行情的重要性是不可否认的,因为它能够提供全球原油市场的重要进展以及对于未来价格走势变化的预测。这些数据不仅能够在市场规划和投资决策上提供帮助,还能够为企业和政府制定能源政策和资源规划提供有益参考。另外,如果能够结合对EIA行情的正确理解和分析,不仅能够使投资者规避投资风险,还能够获得意想不到的收益。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EIA行情并不是市场的全部。市场对于各种因素的反应是动态的,EIA行情的数据只是为市场提供了一个基准和预测,实际市场走势还要与政治、环境因素、经济情况、科技创新等综合考虑。因此,我们需要综合利用多种信息源、加强对市场风险的把控,才能真正管理好自己的投资风险。